.

狗狗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狗狗看书 > 奋斗在沙俄 > 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豁出去了!

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豁出去了!

是的,舒瓦诺夫伯爵认为除米尼赫之外的其他将军们微表情和肢体语言都怪怪的。′?*小&%说¢÷£C>|Mˉ#S?? ¤已×发μ=布o最~>?新?′章′??节)??完全没有破釜沉舟大干一场的意思,反而是有的像是来看猴戏的,还有的脸上挂满了哀伤,好像是来参加葬礼一般。

这实在是不对劲,以至于舒瓦诺夫伯爵怀疑米尼赫这些人不过是乌瓦罗夫伯爵声东击西的幌子,他们的任务就是主动站出来吸引注意力方便乌瓦罗夫伯爵在暗处打黑枪。

基于这样的认知,舒瓦诺夫伯爵耐心地观察着事态的发展。他觉得接下来双方如何出招将左右事态的走向。

卫戍兵被逼得一点儿办法都没有,有那么一瞬间他都想豁出去一刀捅死米尼赫算了。

好在他的上级很快赶到了现场,将他从苦难中解脱了出来。

“瓦西里!不要轻举妄动!”一名佩戴者中校军衔留着八字胡的中年军官苦着脸一边喊一边向事发地点跑来。

其实他是不想来的,但是奈何今天就是他当值,他是想躲都没得躲。他能做的只有首先向上反应情况然后就是赶紧赶到现场控制事态。~看+书?君\ `更?新,最`全?

反正决不能在冬宫广场众目睽睽之下发生流血事件!

一旦出现了这种可怕的情况,他这个中校肯定是干倒头了!

叫住了卫戍兵之后,他硬着头皮挡在了米尼赫一干人前面,无可奈何地说道:“上将阁下,擅闯冬宫您应该知道是什么行为!不管是作为帝国的贵族还是作为一名军人,这样的行为等同于谋逆,您不希望留下这样的骂名吧?”

与其说这是警告还不如说这是劝诫,因为作为警告来说这实在是太软了。还不如刚才的卫戍兵来得强硬。只是可怜的中校根本就强硬不起来,因为眼前的这群老家伙影响力实在太大了,他们真要是在冬宫广场闹出个好歹来,整个军界都会炸锅。

他现在唯一想要做的就是拖延时间,让上头过来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反正他的小胳膊小腿是扛不住这颗巨雷的。

自然地米尼赫根本就不会鸟他,指着他的鼻子就是一通输出,除了继续坚持必须马上面圣之外,还不忘了痛骂改革派。

随着围观众越来越多米尼赫也越来越兴奋,完全是一副人来疯的架势。

舒瓦诺夫伯爵皱了皱眉头,对米尼赫的行为他是愈发地不解了,他觉得对方的目的就不是为了觐见亚历山大二世,反而像是故意哗众取宠搞事情的。+q′s¢b^x\s?.?c,o\m¨

对这样的人就不能惯着,像以前本肯多夫伯爵和奥尔多夫公爵当第三部总监的时候,绝对会在第一时间抓人,根本不给对方起哄架秧子的机会。

但是今天第三部的表现实在是太拉胯了,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反应,更别提什么控制局面了。

按说在冬宫广场这么敏感的地域,绝对会有第三部的宪兵和探子执勤啊!

这些人上哪去了?为什么一个都没有站出来?

这个问题显然比米尼赫糟糕的演说更值得深思,舒瓦诺夫伯爵觉得今天的事情愈发地不简单了!

冬宫广场当然有宪兵和密探,实际上波别多诺斯采夫本人就在现场透过窗户观察情况。

只是当前的情况有点……怎么说呢?有点跟他想的不太一样。

在他的理解中乌瓦罗夫伯爵如果要狗急跳墙肯定是玩硬的、玩狠的,一上来就得是人潮汹涌枪炮齐鸣。

可是你看看现场除了米尼赫等几个加起来几百岁了老东西,还有几个算军人的?

不客气地说这帮人连一把刀都没有!这够干啥的?

波别多诺斯采夫认为这应该只是前菜,只是乌瓦罗夫伯爵用来激化矛盾的导火索。

只要导火索被点燃了,接下来他才会兵马齐出围攻冬宫!

这就让他为难了,如果仅仅从平息事态的角度出发,他应该断然行动不管是逮捕还是驱离这些老家伙都得快一点。

如此才能将恶劣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只不过这病不符合他的利益!他调配了这么多人手、摩拳擦掌准备了这么久就干了点儿这个?

说出去都牙碜好不好!

这点儿功劳又怎么够分呢?

所以稍作思考之后波别多诺斯采夫选择按兵不动不做干涉。让这些老家伙闹去吧,把事情闹大,然后他的功劳不也就变大了吗?

当然这么做也是有风险的,因为事后一旦追查起来,亚历山大二世肯定要问事发的时候为什么第三部没有干涉?没有阻止?

这就很麻烦了,至少对别人来说这很难办。但是波别多诺斯采夫却不在乎了,他跟亚历山大二世的关系已经那样了,就算他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当带头大哥。

所以那么在乎沙皇的感受有什么意义?耍好人卡吗?

还不如来点实在的,干脆让事情闹大然后大口吃蛋糕更为有利!

他的放纵自然让事态就朝着恶化的方向一去不复返了。米尼赫一开始也是很忐忑的,真担心穿着黑衣的宪兵冲上来给他五花大绑带走。

只是哔哔了这么久,叫嚣了这么长时间,没见一个宪兵露面,除了面前的几个卫戍兵和一个小小的中校之外,根本就没有其他的暴力机关露面。

这不禁让他对乌瓦罗夫伯爵更加有信心了,看来人家的判断很正确,所谓的改革政策已经闹得天怒人怨,大家伙都对亚历山大二世的决定不满意,这才故意放水嘛!

也就是说只要他继续按照剧本演出,把事情进一步闹大,让更多对亚历山大二世和改革派敢怒不敢言的人看到有人带头,接下来就只需要振臂一呼就会有千万人响应。

那时候就算亚历山大二世再怎么不情愿也只能聆听大众的呼声,结束改革驱逐自由分子,重新恢复传统秩序!

那时候作为打响第一枪的人,作为第一个站出来反抗“暴政”的人他的声望还不得爆表啊!

名垂青史就在眼前,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干你丫的!

米尼赫一咬牙一跺脚真的豁出去了,冲着卫戍兵和那位中校发出了恶龙的咆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